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集合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前段时间把社交网络昵称全部改为“斯特里克兰”,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人充满深深的敬佩,羡慕那样的人,但自己却不敢成为那样的人,虽然自己一无所有,但抛弃所有,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真是太难了。
这几天,单位来的来,走的走,围城啊,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到底想做什么,自己也一直找不到答案,但真心想改变,如果改变不了自己,就换个环境吧。读《月亮与六便士》是在那段特别颓废的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日记上写的满是挣扎。
40多岁,我会在做什么,不敢想象,斯特里克兰在他40岁的时候,抛弃家庭事业,独自一人去学画画,哪怕他画得并不好,甚至少有人买,都到了难以维持自己基本生活的地步,但他还是继续画,画画真的让他疯魔。前不久,一个硕士研究生重新参加高考,选择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26岁,还可以有梦想,对比我这条咸鱼,真的.太闲了。
40岁以前,斯特里克兰是一个普通市井小民,按部就班的工作,为生活、事业奔波,跟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区别。40岁以后,他放弃所有,选择去画画,自私到了极点,对,完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妻子完全不管不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唉,这真是个疯狂的世界。
羡慕那些不顾一切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我是做不到了,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但其实想想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可自己想得到的,也不知道啊。你得赚钱,你得养活自己啊!怪这个社会,不给人机会,那还是有那么多人把握住了机会。只能怪自己,真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决定,每次选择都有风险,做不到抛弃一切,就学会勇敢承担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我对这本书有一种本能的敬畏感,因为作者写着毛姆两个字,只有身为学渣的同类们才能明白这种感受。那种所有听不明了的名人名言总有毛姆的一席之地。本能的敬畏,还因为那些绕口的外国名字。
斯特里克兰,我难得的记住了这个外国名字,读完之后,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也是一个怪人,因为我完全能理解斯特里克兰的一切行为。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我何干。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两个相悖的想法――不顾一切追寻理想,还是脚踏实地赚取面包。斯特里克兰选择了前者,我选择了后者。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可耻,面包和理想同样伟大。真的只能感叹,小说毕竟是小说,斯特里克兰有一个虚荣的太太,现实生活里,可能就是个温柔的太太,斯特里克兰估计就要背上更多骂名了。
我和主人翁一样,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每次在与母亲的'“催婚辩论赛”里,即使我说服了母亲,她总是以“人们应当这样”来绑架我。对啊,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件衣服好看,可只有自己知道穿着舒不舒服。亲戚说这套房子这儿好,那套房子那儿好,可掏钱的并不是他们。仓促的结婚了,要接受后果的,也是自己。为什么要在乎呢?不外乎是道德绑架罢了。在不妨碍到别人的程度里,我尽量的随心而欲。当然,其他人也别企图要来妨碍我。这一点我十分认同斯特里克兰。
我是个心里有远方,但愿意活在苟且的人,没那么大的勇气,完全的破釜沉舟。矛盾。奔着理想去,很多都不可预知。奔着生活去,又做不到卑躬屈膝。
在读到斯特里克兰填满壁画的小屋时。我竟然有点热泪盈眶。替他高兴,为他感动。舍弃了那么多(或者对他而言这不涉及到舍弃),有成果是多么的令人感到幸运和幸福。或许还有一丢丢的羡慕。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以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创造的小说,高更的一生就是解构主义最好的注脚,生于巴黎,23岁成为股票经纪人,娶了一位丹麦美人,生活优渥,但误入印象主义天地,在37岁这年响应内心的创作呼唤,辞去工作,与家人决裂,前往异国,最终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找到心灵归宿。高更的作品单纯朴实,形象简洁,构图层次分明,用色鲜艳,画作具有强烈的冲击感;高更的人生经历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追求摆脱世俗束缚,回归原始、本真。
和高更舍弃凡人眼中“成功人生”,遵循内心呼唤的真实生命的经历类似,毛姆走得也是弃医从文之路,但早年小说创作不算成功,没办法“使泰晤士河燃烧”。他转而创作戏剧,成为伦敦红极一时的剧作家,但这种描绘上流社会风情的喜剧,令毛姆备受煎熬,因为他和高更一样,知道“真正的真实”对于生命本身的重要性。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借天才医生亚伯拉罕阐明了自己与高更的共性。这位天才医生自读书时起,便出类拔萃,在眼看要升任医院管理层时,却因为一次前往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经历,找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和当地人结婚,日子过得紧巴巴。而接替亚拉伯罕医生,一路平步青云的却是平庸的'阿莱克医生。阿莱克嘲笑亚拉伯罕的选择,但亚拉伯罕本人却过得平和快乐。阿莱克的快乐是六便士式的,俗世安宁,生活富裕,亚拉伯罕的快乐则是月亮,是某种根深蒂固的返祖诉求。那就像是,一个人偶然来到一个地方,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属于那里,自己在出生地反而像是陌生人。遵从自己内心,选择月亮或者六便士,无疑都是幸福的。真正的痛苦反而是从未选择、追求,或者求而不得,守着错误的选择煎熬一生。
月亮若是未竟的乡愁,那我们都是流落的异乡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4在这个暑假之中,我读了英国作家威廉毛姆的代表作之一月亮和六便士。
该书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初的英国,主角斯特里原本是一名证券经纪人,生活条件优越,还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可就在一夜之间,他下定主意,辞职去了巴黎,住在破旧的阁楼之上,最终为了画画而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不管他人如何劝说,他仍是一意孤行,尽管如此,他受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非议,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画画,最终他虽然没有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但在我看来他得到了精神上的富足。
很多人或许都会想这样的人是不是精神方面有问题,不愿意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反而独自一人过着孤独贫困的日子,这样的人如何成功?但斯特里凭借着强大的毅力使得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就连他去世后的画作也都以价值连城。
在斯特里生命的尽头,他要求他的妻子烧掉自己的`壁画,在读者看来他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或许感到十分可惜,但我认为他这一生已经十分满足了,他已经体会到了创作画的快乐,他注重的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其中的结果,就如著名翻译家傅惟慈老先生所说遍地都是六便士,却唯独他看见了月亮。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不少人都在理想与现实之中不断地进行选择,正如书名一样,月亮代表的是高洁的理想而六便士则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小钱,或许大多数人认为人生中崇高的理想怎么能和六便士相提并论,但事实便是如此,想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有所取舍,就比如现在正在学习的我们, ……此处隐藏3906个字……知道的秘密,创作、表达在画的世界里,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幅惊世骇俗的画,但又揭不开它隐藏的秘密,因为画家最后高傲又轻蔑地毁了那个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世界。
虽然是外文翻译,我是在读完整本最后看的翻译者导读,他说看到最后热泪盈眶,由此可以看出翻译者翻译时会相当用心,也确实翻译得很好,很多时候词美又贴近中国文化,很多注解也很有意思。但是透过这些依然能感受到原作家不一般的文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月亮与六便士》刚开始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后面才被深深的吸引。也许所谓的“天才”就是不同于寻常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月亮与六便士》是以著名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小说的主线情节比较简单: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伦敦证券经纪人,高收入,有着漂亮的妻子,聪明健康的孩子,这在外人看来是令人羡慕的生活,人生赢家。突然有一天,他放弃工作,抛妻弃子,只为追寻绘画的梦想。
有人认为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冷漠无情,自私。为了自己的梦想,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仅仅是留下一张字条,写着:“晚餐准备好了”。当他被问到:“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回答道:“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再被问道:“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
他是自私的,没有责任心,但也很无辜,他的眼中不仅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是个被梦想俘虏的人。
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追逐自己的梦想,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追梦的道路异常艰辛,他穷到连颜料到买不起,落魄到看不起病,几次差点饿死,但却一直如痴如醉坚持画画。即使失明了,他依然坚持着,画画那是他的生命。
毛姆在这本书中写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
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便也决定了他选择生活的道路。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看似落魄潦倒,但也是幸福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斯特里克兰,一位在别人眼中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证券经纪人,突然抛下所有,远走他乡,只为在陌生城市,做自己热爱的事。
他在巴黎穷困潦倒,吃尽苦头,甚至勾引救命恩人的妻子,导致她自杀。这些麻木不仁的举动,从另一个侧面磨练了他对艺术的感知力以及坚定梦想的信念。他对家人朋友和情人都非常的残忍冷酷,对世俗的一切表现的傲慢不屑,然而对自己热爱的艺术(画画)有着一种超越本能的、癫狂的痴恋乃至极致的追求。
时光荏苒,他最终厌倦了繁华的大都市,直到与塔西提岛的`相遇,才让他彻底停留下来。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岛屿,在那里,他娶妻生子,同时创作了很多伟大的作品。
以上就是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故事梗概。个人觉得,理想和现实、崇高与卑贱,在这部小说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对现实生活粗俗麻木,同时也具有无人能及的超凡意志和精神追求,这一切都反映了人性当中的予盾。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喜欢随大流。斯特里克兰具备一种极端人格,世俗人情并不能容忍他,可是作为艺术家,他的疯狂与执着却如钻石一般珍贵,在他的宇宙里,美就是一切,因为那是上帝在人间投下的影子。(艺术家是仅次于上帝的存在,他们能了悟世间真理)
读完整本书,似有所感,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生活过得平庸,而去随波逐流。也没有因为心存梦想,而选择离群索居的生活。
做自己最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梦想和现实,精神与物质,并非对立、两难选择,我们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意义来。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4毛姆在书中对人性的复杂有着深刻的解析与描述。
斯特里克兰那份对艺术的理想追求的坚毅,以及他那种不在意外界的一切眼光与议论,摈弃远离文明社会,只追求自己心里想要做的事,寻求灵魂的解脱,他的这种坚毅追求确实让人敬佩。但是正因如此,他不食人间烟火,残酷冷心,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而几乎伤害每一个人,包括善待他的'人,这实在难以让人喜欢。他的坚毅与那种‘绝世而独立’(未必合适,差不多那意思)也值得‘择其善者而存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学习借鉴一些也需丢弃一些。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做人的方式,没有谁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是好的,也没有谁做人的方式就一定是对的,是好的。好与坏的界限不过也是人类从原始状态到现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才出现的可以约束人的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因为从出生便开始往我们的脑子里灌输,所以当有人的行为偏离了我们的这个道德标准时,我们便难以接受,认为这就是不好的,不对的,事实上我们无法说清对与错。所谓的对错不过只是建立在文明社会的道德标准上。如果没有这个道德标准,那我们怎么才能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凡人,无法有像斯特里克兰这种人的思想境界,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人正因为有七情六欲、善恶美丑、喜怒哀乐,有现实的追求,才能称之为人,才算完整?若人人都如斯特里克兰那般,那这世上也同样会缺少别样的精彩?
这世界需要像斯特里克兰那般孤独独特而又不凡的人,也更需要所谓的“俗人”。我想每个出现在世间的人,都一定都会有他存在的意义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看完《月亮和六便士》,说实话,并不赞成男主的做法,虽然他选择了心中的月亮,在其死后,他也成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然而,不负责任,自私,冷漠无情,脸皮极厚,毫无感恩之心这些标签我还是想贴他身上。如果为了追寻心中的理想要抛妻弃子,不顾家庭的责任;冷漠无情,不思感恩,伤害他人;难道因为他是天才,他能坚持心中的理想,敢于突破世俗,所以这些就都应该被原谅吗?至少在我眼里他是个渣男,自私鬼当然,他也是个敢于世俗,特立独行的天才画家。毕竟每个人每件事都应该批判性的去看待思考。
故事让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的结局,数十年未见,纵使两人仍然相爱,男主终生未娶,但女主最终还是回归了理性,毕竟已为人母。相反的,电影《两小无猜》的结局让我很反感,两人嘻嘻哈哈的'打赌“敢不敢”,就是不承认彼此相爱,但最后的结局两人终于在一起,然而男主却是抛妻弃子,女主也是抛弃了丈夫。这样为了心中所爱却毫不顾忌他人的做法实则让人喜爱不起来。虽然电影是非常不错。
现实中我想起了之前有跟人讨论过关于旅行的一个问题,有些类似,但也不加过多论述了,大致就是关于“只要你旅行的欲望足够强烈,钱和时间的只是你欲望不够强的借口”。也想起了之前跟她争论过关于徐志摩是否算渣男的一个问题,也有些类似吧。
支持每个人去追寻他心中所追求的,只要时机恰当,哪怕你根本不会成功,只要你自己能所求一份安宁便可,但前提是别过多的伤害他人。某些时候过度的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可以理解为自私。
不过也可能我是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脱离不了世俗,只能泯然众人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