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0:04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性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学生活动

一、复习: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栽剪下来。

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二、新课讲解:

之前,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由公理5、3、4、6可容易证明下面的推论: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

∵∠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BC=EF(已知)

△ABC≌△DEF(ASA)

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三、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探索过,这里先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AC,BD=CD,AD=AD,

∴△ABC△≌△ACD(SSS)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四、想一想:

在上图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应让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五、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习题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为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探体会了反证法的含义。

七、课外作业:

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学生充分讨论问题1,借助等腰三角形纸片回忆有关性质

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让同学们通过探索、合作交流找出其他的证明方法

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讨论图中存在的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方法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定理: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让学生对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家形是等边三角形吗?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渗透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

3.关注学生得出证明思路的过程,讲评。讲解定理: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一种特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让学生拼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尺,提问: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否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肯定学生的发现和解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提问: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3.演示规范的证明步骤,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的结论还需要给予理论证明。

4.让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按要求动手折叠。

5.讲解例题,应用定理。

6.布置学生做练习。

练习:课本随堂练习1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了解了什么证明方法?

四、作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积极地自主探索、思考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可能会从边和角两个角度给出答案。

2.积极思考,通过老师的点拨,分类讨论当这个角分别是 ……此处隐藏13004个字……数。

5.学生发现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的度数都是60°。也有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互不相等。

6.给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多媒体展示:

文本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3;#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13;#10;

7.展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课件,讲解等腰三角形顶角、底角、腰和底的概念。

8.师生共同分析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l: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板书)

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并且都是60°。(板书)

9.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广泛联系。

三、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三角形的分类。

从角的角度,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从边的角度,三角形可以分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第四课时

一、引入新课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二、新课学习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2=180°-140°-25°=15°

∠2=180°-(140°+25°)=15°

三、巩固练习

1.88页第9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2.88页第10题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

②列式计算180°-70°-70°=40°或

180°-(70°×2)=40°

2.88页第10题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13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及“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的性质.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下节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判别的预备知识,还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学好它可以为将来初三解决代数、几何综合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在理论上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显得相当重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初二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鼓噪无味的数学课堂。根据认知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记忆)阶段、应用(迁移)阶段的发展实现的,知识的掌握如此,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也应遵循认知迁移的规律,逐极展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经历剪纸,折纸等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情感和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14

一、本章的两套定理

第一套(比例的有关性质):

涉及概念:

①第四比例项

②比例中项

③比的前项、后项,比的内项、外项

④黄金分割等。

第二套:

注意:

①定理中对应二字的含义;

②平行相似(比例线段)平行。

二、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线段

2.对应周长

3.对应面积。

三、相关作图

①作第四比例项;

②作比例中项。

四、证(解)题规律、辅助线

1.等积变比例,比例找相似。

2.找相似找不到,找中间比。方法:将等式左右两边的比表示出来

3.添加辅助平行线是获得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径。

4.对比例问题,常用处理方法是将一份看着k;对于等比问题,常用处理办法是设公比为k。

5.对于复杂的.几何图形,采用将部分需要的图形(或基本图形)抽出来的办法处理。

五、 应用举例(略)

《三角形的性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